汽車整車和零部件:冤家能否愛起來
日前,“汽車-輪胎跨界發展高峰論壇——2015年汽車市場對輪胎市場影響分析”在北京舉行。論壇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經濟發展研究分會主辦、輪胎世界網承辦,清華大學汽車戰略發展與技術研究院院長趙福全主持了嘉賓圓桌會議。
微妙復雜的“整零關系”
此次論壇上,“跨界”的說法,引起了與會嘉賓的強烈興趣。圓桌會議期間,嘉賓們探討的話題也從“跨界”開始展開,逐漸延伸到汽車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之間的關系上。
汽車是由零部件組成,輪胎是汽車上的重要安全部件,二者屬于上下游產業鏈關系,何來“跨界”之說?據悉,這是歷史沿革原因造成的。由于兩個產品一直分屬于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門,導致兩個行業聯系很不緊密,多年來一直沒有形成合適的溝通和交流平臺。
對此,參加圓桌討論的嘉賓們認為,中國汽車行業與輪胎行業既跨界又合作的關系,恰好反映出中國汽車業與零部件業之間微妙而復雜的關系。而如何處理這種關系,決定了中國汽車業何去何從的問題。
輪胎世界網了解到,國內汽車業和輪胎業長久“跨界”,造成了兩個行業間的生疏和近乎平行的發展,而縱觀中國汽車業,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的關系卻遠非“生 疏”或“平行”這么簡單。有關資料和數據顯示,中國整車企業和配套商之間的關系十分復雜且不平等,整車企業通常處于絕對的核心主導地位,配套企業大多處于 依附和從屬地位。
據悉,中國汽車業這種特殊的“整零關系”,與日本金字塔式的垂直分工體系和歐美的競爭合作發展模式都很不一樣。它使得整車企業在面臨市場競爭時,往往把成 本壓力轉嫁給為之配套的供應商,配套供應商則只能憑價格優勢在市場上“掙扎”,從而導致國內零部件企業的競爭能力普遍偏低,難以提高研發能力和管理水平。
“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的關系,其實不應該是品牌的關系,更不是成本的關系,而應該是戰略合作的關系!”談到中國汽車業和零部件業的關系,圓桌會議主持人趙福全體會頗深。“中國汽車產業要做強,零部件必須先強大起來?!?/span>
汽車品牌需優秀零部件支撐
與趙福全有同樣感受的,還有此次參加圓桌會議討論的幾位嘉賓。他們分別是: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錫高,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車配套執行總裁叢勇,陜西汽車集團專家、中國卡車網首席分析師龔雨楠,京北嘉弘北京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濤。
“如果要做好自主品牌汽車,你就必須支持自主品牌零部件的發展!”談到這個問題,在自主品牌企業做了多年老總的王錫高顯得有些激動。在他眼里,汽車的環保、節能等性能,都是依靠零部件技術來實現的,自主品牌汽車要做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零部件產業必須強。
王錫高有很強的自主品牌意識,在他的主導下,江鈴汽車主動接觸和選擇國內企業生產的零部件,扶持和培養出很多自主品牌核心零部件企業。他表示,現在自主品 牌企業遇到了一些困難,一定要咬牙熬過這個關口,把質量做上去,把價格做上去,把管理提上去,把成本降下來。跨過這道坎,企業就一定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江鈴汽車恰巧是三角輪胎的客戶,在叢勇看來,江鈴之所以敢于選擇三角這樣的國產零部件,與王錫高的自主品牌意識有關,也是由配套供應商重視成本控制、重視品牌培育決定的。
這正與趙福全的觀點相契合。從美國歸來后,趙福全曾先后任職于華晨集團和吉利集團管理高層,一年多前又到清華大學研究企業發展戰略。作為企業家出身的學者,無論是在實踐層面還是在理論層面,他都有自己很獨到的觀點。
在趙福全看來,消費者購買的是汽車品牌,但整車企業的品牌是通過各個零部件的技術來反映出質量和品質。一方面汽車品牌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只有優秀的零部件才能支撐起汽車品牌,二者唇齒相依。
“實際上,整車的成長需要零部件的支撐,但是零部件企業不能成為扶不起來的阿斗。我愿意去愛你,但是你值不值得我愛?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二者如果不能合作成為一個團隊,中國汽車產業將成為無本之木?!壁w福全如是說。
- 上一篇:零部件企業融資可上“新三板” 2015/9/23
- 下一篇:零部件新上市公司“錢”景不樂觀 2015/9/23